现代儿童的“流行病”——感统失调
编辑:未知 2017-12-23 14:02:27
在3-12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大脑功能发展不协调。即大脑对来自身体的各种感觉进行统合存在障碍,也就是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每次学了字在练习的时候却总是写错,不是少了一笔就是多了一笔,而且每天都写同样的字,每次错的地方却都不一样。遇到这种情况父母都很担心,难道是孩子的智商有问题?
有的父母还因为担心带孩子去医院做了检查,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是智商的问题。其实因为现在的家庭大多生活在都市里,都是住的高楼林立的小区,大家都是独门独户,父母平时又忙于工作,没有什么时间带孩子出去玩,所以很多孩子没有什么户外活动。孩子又都是独生子女,也没有兄弟姐妹一起玩,基本上都是在家里玩一些玩具,如变形金刚、汽车模型、芭比娃娃等。
过去玩弹玻璃球的土地现在变成了草坪或高层建筑物,过去那些踢毽子和玩沙包的空旷场所也变了停车场或商场,而这些活动却是孩子们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每天玩这些游戏的孩子们一般不会出现手眼协调能力落后的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出现了一种都市儿童的流行病——感觉统合失调症。
一般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有:
1、前庭觉功能失调。多表现为好动、走路易跌倒、平衡感不强、注意力不集中、调皮任性、容易与人发生冲突等;视觉感不良,表现为尽管可以长时间地看电视玩玩具,但是没办法流利地阅读,经常会少读字或写错字,而且写字也经常会少写一笔或多写一笔,学了就忘。
2、本体感失调。表现为方向感差、容易迷路、闭上眼睛容易摔倒、容易驼背、近视、怕黑等;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自如地翻滚、骑车、拍球等;精细动作不良,表现为不会系鞋带、扣扣子、使用筷子、手动能力差等。
3、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触觉敏感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爱哭、容易紧张、脾气暴躁、孤僻不合群等;触觉迟钝表现顽皮、对规则感觉较弱、脸皮厚等。
同时,感觉统合能力不仅仅只是影响身体的肢体动作能力,也对人际互动、情绪管理、学习等带来不小的影响。例如:听觉特别敏锐的孩子,易因外界声音而分心,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感觉统合发育正常的孩子,才有健全的感觉统合功能,帮助他认识、了解环境,进而利用协调完善的运动功能做出适当反应。因此感觉统合发展良好的孩子,情绪会较为稳定,且对人、事、物都会感兴趣。所以,从小为孩子打好感觉统合能力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