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作为21世纪出现的全新概念,很多家长表示不理解,小孩子一些行为真的有那么严重?感统失调是最大的骗局吗成为很多家长的疑问,感统训练究竟是孩子的救星,还是一场骗局?
感统失调概念早在1972年就被提出,直到21世纪才渐渐传入国内,很多不了解的家长在各平台抛出问题“感统失调是骗局吗?”“为什么以前的孩子没有感统失调?”
为什么以前的孩子没有感统失调问题?
家长们回想一下,在你们小时候,没有过多的玩具,但是有各式各样的游戏,跳格子、弹弹珠等等。还有大自然的配合,你们可以爬树、扑蝴蝶、到泥塘去玩。而这些,就在潜移默化的促进你的感统能力发育。感统发育需要丰富多样的感觉刺激,用眼睛看各式各样的场景、用耳朵听自然的声音、用身体去触碰那些陌生又新奇的事物,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感统训练师。
回到现在,你的孩子是否能像你一样到处“撒野”?每天最大的活动范围就是下楼在熟悉的小区滑梯玩上一圈,而这些熟悉又局限的环境,并不能给孩子带来新鲜的刺激。
感统失调是最大的骗局?
感统训练是智商税吗?动辄上万的感统训练课为什么看过去就是老师带着孩子在做游戏?这些训练,不是在家就能做?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
感统训练机构在做什么。当孩子初次来到感统训练机构,机构会通过专业的感统测评仪器对孩子进行一个专注力感统能力的测评,根据孩子情况得出感统能力表格。这份表格会根据孩子各项水平打分,再根据分数情况查缺补漏,制定课程,孩子某项能力差,就通过对应训练某能力水平。训练一段时间后,老师再对孩子进行二次测评,调整感统训练方案,直到孩子各项达标。
而我们在家给孩子做的
感统训练游戏,只能一股脑给孩子训练,殊不知孩子是否需要提高这一方面能力,最后发现训练毫无效果。那么是不是代表,家长在家就不需要给孩子做感统训练了呢?并不是,家长可以在孩子0-3岁时给孩子做适当训练,预防感统失调。但是当孩子3岁以后,感统问题渐渐显现出来时,还是建议家长选择正规、专业的感统训练机构,不要错过孩子感统发育的黄金期。
当然,市面上也不乏有一些感统训练机构坑骗家长的钱,下面列举几个“坑”给大家避雷。
1、从没听过的神奇疗法
一些感统训练机构打出“神奇疗法”“几次见效”的,家长们,请避而远之。感统训练需要一个长期、问题的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更何况感统失调不是病,无法通过药物、医疗手段改善。
2、夸大效果
当家长意识到感统失调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后,又一种陷阱出现了。一些不正规的感统训练机构,编造成功案例,夸大自己课程,甚至说得学员似乎个个能上清北。这类机构会像家长推荐较贵的课程,并表示“贵的更有效果”,如果一轮训练下来效果不行,就推荐更贵的课程,让家长投入大量财力精力却得不到回报,反倒错失了孩子感统训练的黄金期。
感统失调训练不是骗局,但是不正规的感统训练机构却是最大的骗局,家长们选择感统训练机构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看资质、看师资力量、看教学环境,不要白白让孩子的训练“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