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编辑:未知 2020-02-14 15:51:26

 

家长1:6岁孩子,平常让他看书、听音乐,对于喜欢的活动会十分专注,但对于不喜欢的,如画画,就会非常不专心。

 

家长2:孩子对英语、数学等学科不感兴趣怎么办?对于这些不感兴趣的活动,他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怎么办呢?

 

家长3:孩子越大专注力是否会自己提高?是否有需要上补习班呢?有些补习班真的能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吗?

5.jpg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碰到这些问题,为什么家长都会碰到这些问题呢?跟着多特儿童专注力来一起分析下!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这与幼儿的生理特点有关,是其生长发育、心理发展的需要。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负责抑制功能的大脑前额叶发育尚未成熟,因此他们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和不足的问题。虽然他们也能有意识地注意,但是稳定性较差,受到干扰后易分散。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支配,尤其是新的、有趣的、信息量丰富的事物。有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幼儿可持续注意10分钟左右,五六岁幼儿则能保持注意15~20分钟左右。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同样的活动中,不同孩子的注意表现是不同的。

 

每个孩子从出生伊始就带有独特的行为风格,有的勇敢冲动,有的谨小慎微。每个孩子的学习风格也不尽相同,反映在注意力上,有的幼儿比较容易被视觉刺激吸引(视觉注意),新鲜的物品、图片甚至光线变化,便会分散他们的注意;有的幼儿对听觉刺激更加敏感(听觉注意),一个冷不丁的声响就可能让他们走神;而有的幼儿则更喜欢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触觉注意)学习,他们喜欢发问插话、手舞足蹈、操作摆弄,在要求安静的活动中,常常坐立不安,动来动去,就算是被强迫坐定,也会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做很多小动作。尤其是理想后这类幼儿,常常会被认为是“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动倾向”。

 

同时,兴趣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面对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往往能够表现出超乎年龄阶段的专注,反之,则更容易受到打扰注意力分散。正如这位家长所说,孩子对涂色之类的活动不感兴趣,常常自己玩自己的,也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有研究表明,性别可能影响注意力。在学前阶段,女孩们更多地表现出专注和坚持的品质,而男孩则更好动、更有可能“捣乱”“不听话”;而且比起女孩,男孩们普遍对美术活动热情不高,更热衷于肢体接触的集体游戏。

12.jpg

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当孩子全神贯注地做某件事时,家长一会儿让吃让喝,一会儿问东问西,一会儿捏脸,一会儿拍照,一会儿这样不好那样不对,一会儿嫌乱七八糟催促收拾……孩子的活动不断被打断,时间一长注意力自然不集中,反过来家长又觉得孩子做事不专心,没有好习惯。殊不知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当孩子自己玩的时候,家长不妨也在一旁做些自己的工作,既是无声的陪伴,又能达到共同努力的气氛。另外,家庭纠纷过多,家庭氛围中充满敌意和紧张,也更容易造成孩子“多动”的问题。

 

2. 积极参与幼儿的生活

 

决定孩子行为好坏的,不是管教的松与严,而是父母参与孩子生活的程度。舍得给孩子花时间,不是用来陪着做作业、陪上兴趣班,而是和孩子一起做事。加之,注意力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总是伴随着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而存在, 我们平常说注意是指注意看什么、注意听什么、注意记什么或注意思考什么,所以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必须通过各种活动来进行。

 

孩子游戏时,和他一起想办法,分享他的每一个小成就;家长做家务时,请孩子一起帮忙,利用这个时间教给孩子一些生活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事情做完了,孩子也教到了。有研究发现在与成人合作之后,低龄儿童能够具有更好的计划意识,并有目的地分配注意力。与孩子积极互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温暖的、安全的、支持性的亲子关系。多项研究表明,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时,与成人没有建立起安全关系的儿童经常是不积极的、不能坚持的。

 

3. 适时提出适当的要求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幼儿,而是要在观察了解幼儿之后,顺应幼儿先天的优势和兴趣点进行教育,避免过多的规则、过难的问题、过多的刺激引发幼儿注意力分散和好动的行为。比如,对待活泼好动的孩子应该给他更多自由的机会“动”,这方面的需要越是被满足,孩子在需要“静”的任务中就表现得越好;相反如若一味锻炼孩子长时间静坐“磨性子”,只会适得其反。

 

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以这位家长的孩子为例,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初步推测孩子的听觉注意欠佳,那么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听。比如,让孩子听地铁报站,到站前提醒家长下车;讲故事时利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理解、复述;家长和孩子轮流数数;与孩子一起讨论并实践做事的计划等。另外,注意力不集中的、好动的孩子会对父母的耐心提出挑战,致使父母有可能做出惩罚性和前后标准不一致的反应,而这种方式会加剧幼儿挑衅性、攻击性行为,因此家长也需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冲动育儿。

 

4. 成就感比兴趣更重要

 

兴趣在学习中固然重要,但是成就感更加关键。成就感是兴趣得以持续的内部奖赏,是坚持和专注的根本动机。幼儿经常能够获得成就感,便会更加热情地参与活动,并且可以自觉地排除干扰、投入注意。通常能够带给幼儿成就感的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要,恰到好处的挑战。再感兴趣的事情,毫无难度也会变得无趣。第二,非物质的奖励。过分依靠外部的或物质的奖赏,反倒会压制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第三,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什么都不知道,何谈兴趣,更何谈成就感。

 

有这样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一个3岁的孩子把瓷碗双手捧在胸前,能够看出他浑身使劲儿,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短短几米都走得艰难。眼看就要送到水池边了,这时妈妈看到了,几步上前拿走孩子手上的碗,利落地放在水池里,一瞬间孩子的表情写满了失落。孩子笨拙的动作说明他知道手里的碗材质易碎需要小心,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眼看就要成功。假如妈妈能够耐心等他完成,对着孩子高兴地微笑,将带给孩子怎样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啊!这又必将让孩子产生更多地学习动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的其他内容,可以登陆多特儿童专注力的官网咨询多特儿童专注力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多特儿童专注力客服热线4009996098!

闽ICP备16001403号   客服热线:400-999-6098

公司地址:福建福州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楼6层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