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能力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少儿注意力培训培养起来并不难

编辑:未知 2018-08-03 14:50:16

有的孩子说话早,走路也早,对事物的认知也早,但是有的孩子两三岁说话还不利索,走路还容易摔跤——这些差异跟每个孩子的平衡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当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脑袋,抬起头的时候,它的平衡能力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姿势的变化,并把这些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
 
 
 
在这个过程中,由平衡能力主导,其他像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多个感觉系统也都参与其中。
 
毫不夸张地说,是平衡能力把其他感觉结合在了一起,没有平衡能力,人类恐怕到现在还无法直立行走。
 
所以,平衡能力被称之为是孩子其他感觉发展的基础,也是孩子享用一生的财富。
 
 
 
 
这个概念其实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目前不少机构依此理论去推广自己的“平衡能力训练课程”,在家长群中有一定影响。
 
在此,温馨提醒各位家长,想培养孩子的平衡能力没错,但在选择课程前,要先搞明白孩子的平衡能力究竟是什么,避免在这件事上做无用功。
 
许多笼统的说法大概会讲,平衡能力是由我们的大脑控制的。但其实,平衡能力是由我们的前庭器官控制的,这个器官位于我们的内耳深处,其功能是接收在地心引力作用和身体移动(特别是头部)刺激形成的感觉,即重力感和平衡感。
 

 
 
前庭觉信息传入大脑后,能身体保持合理的、省力的姿势状态,以实时应对身体失衡和维持身体平衡,理想终为身体的平衡能力提供保障。
 
而前庭觉早在妈妈怀孕四周就开始发育、九周开始运作,直到年老寿终,一直对地心引力产生的无休止的感觉信息流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也因此,孩子在幼年时期,受到的大部分感官刺激都是由前庭觉提供的。它们刺激着大脑神经元的不断连接,使信息更快、更准确地被传递到大脑,在这种持续的刺激下,孩子的大脑变得越加灵敏。
 
相反,如果孩子的前庭觉在幼年时期接收的刺激不够,就会造成孩子在大脑发育上出现滞后的现象,即前庭功能异常。
 
其表现有:
 
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躁、好动不安、眼睛不能盯住目标、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脑机能不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逻辑能力等。
 
这些问题还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校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捉弄人,浮躁,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心。
 
上课还有可能不自觉地下位子走动,扭动身体,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接老师的话茬,不能听老师的指令,不会做操,不爱写字和读书,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等。
 
前庭功能异常的孩子,如果不经过训练和纠正,这个问题将随着年龄增长伴随一生。
 

 
 
理想后,为家长们介绍6类简单的前庭训练方法,对培养孩子的平衡能力非常有效。
 
旋转运动
旋转圆桶、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
摇晃运动
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千秋、吊床等游戏。
平衡运动
走平衡木、平衡板等。
跳跃性运动
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
姿势反应运动
进行儿童踏板车、沙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
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踏板车。
闽ICP备16001403号   客服热线:400-999-6098

公司地址:福建福州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楼6层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