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的感统失调表现和训练方法,看看收藏!

编辑:未知 2022-07-21 14:00:04

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是感觉器官将外界获取的感觉信息传输给大脑,进行过滤、组织、统合并反馈给身体做出相应动作的过程,分为以下六步:
 
感觉接收: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获取到的信息。
感觉传递:将感觉器官获取的到的信息传输到中枢神经。
信息过滤:前庭觉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将有用的信息传输到大脑。
信息处理:大脑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传达给身体
信息输出:身体对大脑给出的指令做出相应动作。

感统概念

感统失调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障碍导致无法做出正确反应的表现。感统失调不是病,感统失调的孩子通常智力都很正常,但是在学习中却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成绩跟不上,很多先进方面也表现不出来。
 
感统失调类别:
前庭觉失调、触觉失调、本体觉失调、听觉失调、视觉失调
 
感统失调的原因:
先天性的因素:
l 胎位不正导致幼儿平衡失调。
l 由于早产或剖腹产,压迫感不足导致幼儿触觉失调。
l 孕妇在怀孕期间用药或打针对幼儿造成伤害;
 
后天性因素:
l 环境因素,主要由于小家庭、都市化生活使儿童活动范围变小。
l 大人对孩子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较少且不。
l 父母太过忙碌,辅导少,造成幼儿的右脑受到刺激不足,或出生后未让孩子学爬行,直接学习走路,产生前庭平衡的失调。
l 父母或保姆不让孩子玩沙、玩土,造成幼儿的触觉刺激缺乏等。
 
感统失调的表现:
l 常见的感统失调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语言发育迟缓、平衡感差、害怕别人触碰、充耳不闻、肢体不协调、指令反馈差、阅读困难。
l 视觉系统发育不良:幼儿会表现出看书时跳字或漏字,多字或者少字等,导致不能流畅地阅读;
l 情绪敏感:幼儿会表现出紧张、孤僻、害怕陌生环境、过度依赖父母以及脾气暴躁、任性调皮等症状,不易和其他人和睦共处;
l 前庭神经功能障碍:幼儿出现的感觉统合失调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平衡功能障碍、易摔倒;
l 听觉不良:幼儿会表现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经常遗忘事情,丢三落四等症状;
l 本体感失调:可表现出消极、缺乏自信、语言表达能力差以及手脚笨拙等。
 
感统训练的年龄:
0-12岁是感统训练的黄金阶段,其中0-3岁是预防期,3-12岁黄金训练期。

感统失调概念
 

感统训练的常见问题

l 感统课和早教课的区别是什么?
早教课程属于亲子体验类的课程,注重的是亲子互动和欢乐自由的氛围,对孩子的能力提升(规则秩序、专注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等)没有严苛的要求;感统训练课程属于能力提升类的功能性课程,注重的是孩子的成长进步(生理、心理、行为举止等综合能力)。简单来说,玩的什么游戏就是针对性的提高什么能力,就是在有质量的玩中获得能力提升。
 
l 感统失调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消失吗?
不会消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变轻。但是因感统失调产生的信心受损、社交障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学习跟不上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l 感统失调一定要去机构做吗?
不一定,如果孩子只是轻度感统失调,家长经常在家给孩子做一些针对性的感统训练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孩子已经是中度甚至重度感统失调的话,建议还是到专业的机构训练。
 
l 机构训练和在家训练的差别?
感统机构先通过感统测评,数据化的展示孩子存在的感统问题,通过问题制定一对一训练方案(每个孩子的感统能力不同,训练方案也不同)。定期再对孩子感统能力测评,动态化的调整训练。
而家长在家无法定期对孩子做针对性训练,有时候训练了很久却产生不出效果。
 
l 感统训练频率?
感统机构一般要求一周至少上四次课,一次课两小时。
 

前庭觉

前庭觉位于耳蜗深处,给身体提供重力、空间感觉功能。无论我们身体是静止还是移动,前庭觉始终控制着身体保持平衡。除外前庭觉还负责接受过滤信息,在平时生活中身边不断有各种东西吸引着我们注意力,而前庭觉就起着筛选作用,帮助大脑筛掉不那么重要的信息。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
l 脑干不为统合所有输入的感觉信息。
l 侦查头部的位置。
l 调节身体及眼球的动作,特别是身体与地心引力之间的关系。
l 维持肌肉张力,影响姿势及平衡反应的能力。
l 维持身体及情绪的稳定性。
 
前庭觉失调的表现:
l 注意力难以集中:前庭觉起着过滤信息的作用,当前庭觉失调,就会使孩子无法有效过滤无用信息,对周边事物都表现出兴趣,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通常表现为:阅读、听写等困难,长写错字,坐不住、小动作多、缺乏耐心,语言迟缓,思维混乱。
l 影响活动能力:因为前庭觉失调会是孩子难以维持内在平衡,并且大脑无法保持警觉状态,动作笨拙不听指挥,身体协调能力差。
l 重力不安:孩子前庭觉失调使得孩子怕高,害怕跌倒,不喜欢双脚离地。
l 过敏反应:孩子不喜欢任何旋转、前后上下移动的活动和拒绝秋千、滑梯等游乐设施,严重的孩子会出现前后晃动、旋转后眩晕呕吐等。
l 出现过弱反应:孩子好动、注意力短暂、动作夸张并且喜欢追求动作方面的刺激。
l 行为时常: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方向感差,左右不分,穿鞋反着穿,容易摔倒,遇到挫折容易失去信心,容易过度兴奋和过度伤心。

前庭失调的表现
 
前庭觉失调的训练方法:
l 摇晃运动:荡秋千,俯趴大龙球前后左右摇晃,父母在床上抬起孩子摇晃;
l 旋转运动:旋转木马,转转椅等;
l 跳跃性运动:蹦床,跳球,在有弹性的床上跳等;
l 平衡运动:踩平衡板,走平衡木等;
l 要求一定姿势的运动:骑脚踏车,爬行,三级跳等;
l 能带来速度感,距离感,位移感变化的运动:青蛙蹬,对墙抛接球等。
 
前庭觉训练的感统教具:
大滑板、平衡圆、木质平衡台、跳跳袋、大陀螺、羊角球
 

本体觉

本体觉是指来自身体内部的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下产生的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等,简单来说本体觉位于有肌肉和关节的地方,不需要去看就能感知身体各个部分带来的变化,像是大脑对身体的一张地图。
 
本体觉的功能:
①维持肌肉的正常收缩
本体觉理想大的作用是维持肌肉的正常收缩使关节能自由活动,关节信息控制全身大小肌肉的活动,如果缺少关节信息,身体各部分的肌肉难以健全和成熟,那么维持基本动作及运动、书写都会变得困难。
 
②维持身体姿势及保持平衡
本体觉把触觉和前庭觉综合到一起,可以提供位置、压力、方向和身体部位的运动情况,有利于稳定身体姿势和保持平衡。
 
③取得情绪上的稳定
本体觉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本体觉的输入能够取得情绪上的稳定性。
 
④对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本体觉对儿童运动能力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一切运动技能都建立在本体觉的基础上。

本体觉失调
 
本体觉失调的表现:
l 身体概念不良:
常常摔跤或绊倒,甚至撞到桌椅或人;肌肉耐力不佳,很容易感到疲惫;分不清楚怎样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礼貌距离,常让人有种被侵犯的感觉;如果不用眼睛看,可能会连一点点小事都做不好,比如:穿衣服、扣扣子;没有办法灵巧地操作日常用品,文具用品,经常好心办坏事;活像个意外专家,总是出现一些小意外;总会自己提供给身体大量刺激回馈的动作。
 
l 动作计划能力不佳:
动作僵硬,不协调;对于不熟悉而且复杂的动作有学习操作上的困难;动作常常慢一拍或者不记得动作;玩球时无法准确地接到球,或者容易被球打到;在过马路时不能抓住正确的时间点通过马路。
 
l 发音不清、口吃、大舌头
 
l 学习能力能力差
 
l 大脑的信息传送紊乱:
不能很好的对高度进行把握;当身体处于一种高速运动的状态时,常出现对称性的紧张性颈部反射,导致全身僵硬。
 
本体觉失调的训练方法:
l 抗重力肌肉群训练:颈部,肩部,躯干,髋部等,例:钻、爬、跑、跳、投,爬山、游泳、打球等调动身体大动作的运动。
l 精细动作训练:穿、插、刺、夹、剪、缝等,例:串珠子、筷子夹豆子。
l 眼动训练:注视—追视—扫视等,远眺、视觉追踪。
 
本体觉感统训练教具:
爬行隧道、大滑板、羊角球、蹦床、串珠。
 

触觉


触觉在身体各个部位,是理想广的感觉器官,皮肤触觉感受器接触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称为触觉。
触觉统合失调,主要是因为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佳,从而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触觉失调分为触觉敏感(防御过当)和触觉迟钝(防御过弱)两种情况。
 
触觉失调的表现:
l 语言发展较慢。
l 容易分心,常会左顾右盼或坐着却动作不停。
l 脾气暴躁,尤其 对亲人特别不好,喜欢强词夺理。
l 不喜欢到陌生地方或人多拥挤的场合,去了就想离开。
l 偏食或挑食,不吃水果、蔬菜等,有些只吃饭或喝牛奶。
l 极端害羞,碰到陌生人特别紧张,会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l 人际关系应对不喜欢,人际关系不佳。
l 看电影或电视时,容易兴奋、受感动,并喜欢尖叫。
l 极端怕黑,到暗处一定要有人陪,讨厌独自在屋里。
l 过度保护自己,剥削自我学习机会。
 
触觉失调的训练方法:
触觉失调的孩子需要通过刺激触觉进行训练,比如触觉按摩、爬行、拥抱孩子等等。
 
l 梳头游戏
用有一头尖端的梳子给孩子梳头,力道轻微,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这一行为可以锻炼手指的精细度。
 
l 毛巾卷游戏
找一条略粗糙的大毛巾,把孩子裹起来,轻轻按压或让孩子滚动起来,可以锻炼孩子身体各部位的触觉反应。
 
l 蠕爬游戏
让孩子趴在地上,尽量全身都接触到地面,缓慢地爬行,充分感受到地面对身体的刺激。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引导孩子说出他的触觉感受。
 
l 草地游戏
让孩子平躺在草地上,朝着一个方向翻滚,让皮肤和草地充分接触。
 
l 沙土游戏
此游戏理想好能在沙滩进行,若条件不允许,也可以用大盆装满细沙,让孩子坐到里面,感受细沙和身体的接触。细沙也可以用纸巾、树叶等代替。
 
触觉感统训练教具:
指压板、触觉按摩球、大龙球、平衡触觉板
 

视觉

83%的感觉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取的,所以视觉在感觉统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视觉功能:
l 视觉的联想功能:也称为视觉整合能力。当你看到一件事,你可以想到另一件事。例如,当你看到白云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看到他们看起来像动物,而有些孩子看不到;
l 视觉的记忆功能:在看到它之后就会忘记,记不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它视而不见;
l 视觉的分辨能力:就是能区分开来这是a,这是B;
l 视觉的手眼协调能力:看到的和手能触碰到的一致;
l 视觉追踪能力:有些孩子不能自动跟踪,比如,要连线,他只能用手指跟着连才行。
 
视觉失调的表现:
孩子视力正常,但总是把字写出田字格;走路走的好好地,却总是容易撞到东西;鞋子总是反着穿;数字6和9与拼音p、q混淆;不能直接评估长短或大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些都是儿童视觉感统失调的表现。
 
视觉失调的训练方法:
l 传球接球
家长可以和孩子在家里玩传球游戏。这个过程很重要,并要不断鼓励孩子们参与。你也可以和孩子们在户外打乒乓球和羽毛球。这种运动能充分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视觉追踪能力。
 
l 捡豆
用家里的食材训练。把黄豆、绿豆、红豆等大小相近的豆放入盘中,让孩子们挑出颜色相同的豆子,分类摆放。除了用手,还可以让孩子使用勺子以此增加难度。这种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视觉反应,而且可以训练他们的手的精细动作,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l 找出区别
在网上找出一些稍有不同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和辨认,并指出两张图片的区别。
 
l 钓瓶子:
用一根长一点的木棍,前端绑上约30厘米的细绳,绳子的另一端拴一段4厘米的小木棒,让孩子在一定的距离以外钓起竖立的矿泉水瓶(去掉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在一定时间内钓得越多越好。
 
l 连连看:
取十张扑克牌,需包含五对相同数字的牌,牌面反面朝上依次排列。规定孩子每次只能翻看一张牌,记住数字后还原为反面朝上的状态,直到能准确配对两张数字相同的扑克方可撤下。
 

听觉

听觉是除视觉外第二大感觉器官。
 
听觉的功能:
●  听觉的辨别能力,就是听出不同的声音来;
●  听觉的记忆力,就是所谓的听而不闻就是听了没有记住,主要是因为前庭觉没有把信息传回到大脑;
●  听觉编序力,就是能否按照听的编成正常的顺序,比如说复述故事;
●  听觉的理解力,很多人听了但是不理解,无法理解透不知道其中意思;
●  听说结合力,听了是为了说出来,听了说不出来,就是结合能力不行。

听觉感统失调的表现:
 
听觉失调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听觉反应过度(敏感)、听觉反应不足(迟钝)和听觉寻求。
 
听觉敏感的主要表现有:
l 听到突如其来的声音,表现出较大情绪反应
l 对于环境中的音量变化,表现出难以适应
l 逃避嘈杂的、陌生的环境,喜欢待在固定的场所
l 对于常见的噪音感到沮丧,例如马桶冲声或背景音乐
l 常常双手紧捂耳朵
l 6.严重入睡困难
l 不喜欢被接近,依赖养育者
 
听觉反应不足的主要表现有:
l 未注意到常见的声音
l 对口头指令反应缓慢或有效没有反应
l 仅注意到极大的噪音或喧闹、旋律特殊的音乐
l 对人的关注度低
l 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弱
l 常只听到部分或听了就忘
 
听觉寻求的主要表现有:
l 将音乐的音量调大
l 无故大声说话、唱歌
l 抓住音乐玩具或其他会发出声音的玩具,靠近耳朵听
l 制造噪音,例如拍手、喊叫、敲击物品等
l 喜欢高音调的声音(例如钻机、汽笛、铃声)
l 渴求常见的噪音,例如马桶冲水声、水流声或冷气机的运转声
 
听觉失调的训练方法:
l 不同音色分辨游戏
家长可以提前从网上寻找各种声音的素材(如各类动物、各种生活常见的铃声),然后制作对应名称的小卡片。让孩子听声音来挑选小卡片,也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奖励来激励孩子,提升他对游戏的兴趣和专注力。从而弥补他脑海里对声音音色的不足,养成在平时生活中,乐于去接收各种声音。
 
l 故事复述互动游戏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给他讲喜欢的类型的小故事。提前和孩子约定好,讲完故事后,要让他将这个故事讲给其他的家人听。孩子听故事,他的专注和听觉就会高度集中。让他复述小故事给家人听,一方面能够让他更集中精力去听故事,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他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家长也可以对他进行夸奖和鼓励,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l 声音动作协调游戏
可以和孩子多玩一些口令游戏。如:萝卜蹲,这种游戏可以让孩子听觉处于高度集中,在欢快的游戏中,锻炼了孩子的听觉和动作的协调性。

闽ICP备16001403号   客服热线:400-999-6098

公司地址:福建福州鼓楼区杨桥西路155号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楼6层7层